基隆是台灣最北的都市、台灣第二大港口,古名稱作雞籠。關於地名的由來,有一說係由雞籠山(基隆山)得名;還有一說是在1870年修訂的《淡水廳志》中稱今基隆港外的和平島,形狀頗似雞籠,故有雞籠之名。但較可靠的說法,是漢人將原本居住於基隆一帶的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之名之中,取頭尾的「ke」和「lan」兩音簡化而成。
17世紀時,因商業利益多次互相征戰,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曾先後佔領過基隆。西班牙人在和平島修建的「聖薩爾瓦多城」,在荷蘭人取代後改名為「北荷蘭城」,並屯兵以利防備,是基隆較早有文獻記載的部分。之後鄭氏王朝雖趕走荷蘭人,但19世紀的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中法戰爭則又讓基隆先後被西方諸強列國占領。攤開基隆的歷史,儼然就是一部台灣島的被殖民史。
1885年滿清於台灣建省,由同治中興名將劉銘傳擔任首位巡撫。基隆港在軍事上易守難攻,劉銘傳在中法戰爭後著手整頓基隆港,委由當時的台灣首富: 板橋林家林維源主導建港工事。除了港區建設,為了增強基隆的戰略能力,沿著港區南北軸線接續台灣兵備道姚瑩陸續修建了數座砲台,有些尚稱完整、有些早已毀壞,但大部份都被保留了下來,在地通"老芋頭"、"小季"趁冬雨綿綿沒事幹的假日帶大家歷遊其中的幾座。
第一站二沙灣砲礮(砲)台占地非常廣闊,是1840年姚瑩始建、劉銘傳整修成今天看到的樣貌,這裡除了保留了大量的遺跡,在園區內還擺放了不少座古砲的仿製品,可俯瞰基隆港外港與部分內港。大夥撐著傘漫步在園區裡,或拍拍照、或仔細觀察各個遺跡,再加上老芋頭的補充說明,可說是走的非常愜意。
古砲台的正門是赫赫有名的海門天險城門,是北台灣著名的景點、也是中華民國一級古蹟:
逛完二沙灣砲台, 要離開前順道看看一旁的役政公園,馬路邊擺設了F104、貴陽艦部分船體、戰車等陸海空軍武器,其中年代久遠的加農古砲外表彈痕累累,讓大家印象最深:
隨後驅車前往第二站槓子寮砲台,佔地也不小的二級古蹟保留了較多的房舍兵營,有崗哨、馬廄、交誼廳、營舍、指揮所、碉堡、彈藥庫、砲盤區等,是在比滿清時期稍晚的日本明治34年(西元1901年)開始興建,砲台園區有數座相當特殊的大型360度砲軌,砲塔還能做升降的操作,是基隆五大砲台區所僅見(其餘4座為二沙灣、大武崙、白米甕、獅球嶺砲台), 可多方位守衛外港。
在逛槓子寮砲台的期間,小季、老芋頭還帶大家走了一段坑道,坑道內比外頭溫暖,可謂冬暖夏涼(還遇到蝙蝠在睡覺),它能通達不同的砲台設施、還能向外觀測八斗子漁港海域:
中午開車行經基隆港到達西碼頭一帶享用在地美食小吃,這裡有3間名氣不小的在地小吃,咖哩海鮮料理是他們的特色,每道菜都很好吃,不過聽說曾經因為互相搶生意而鬧上新聞。
吃飽先開車到不遠處的佛手洞與仙洞巖,佛手洞內有數條不長的通道在洞穴中,分別通往不同洞窟,各個獨具特色,在最深的洞窟中抬頭仰望可見天然風化形成的石手印,故名佛手洞:
出洞窟,緊鄰一旁的仙洞巖為基隆最大的海蝕洞,因傳說有仙人在此修道,故名之。此洞在日據時期就已存在,主洞兩側石壁上有古老的佛雕與清朝先人的墨跡:左洞有一線天與「弁財天」石刻像;右洞則為觀音佛祖及三寶佛祖神像,洞與洞各具特色:
最後來開車前往最後一站,也是今天的第3座基隆古砲台:白米甕砲台。現為三級古蹟的白米甕砲台又名「荷蘭城砲台」或「光華砲台」,位於基隆港西側的協和火力發電廠旁,據信在西班牙、荷蘭領台時期就有砲台設置,後續並在清廷、日據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陸續改建增設,目前保存3座大型砲盤座與其間的營舍、彈藥庫,兩旁山丘上有觀測所,是基隆五大砲台區裡規模最小的一座。
今天一口氣逛了3座基隆古砲台園區,內心由衷感謝老芋頭與小季此次安排的基隆砲台之旅,這樣有深度、貼近台灣文化史的行程一直是我的最愛,滿載而歸的心情完全不亞於百岳名山的體驗,希望2014年能再多走走古道,充實一下心靈。
(完~)
ps:本部落格文章圖片為作者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