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魚路古道(上磺溪停車場至擎天崗)

魚路古道(上磺溪停車場至擎天崗)

「草山風,竹子湖雨,金包里大路」向來是形容陽明山景物的台語俗諺。俗稱魚路古道的金包里大路,是清朝年間石門、金山居民挑魚、擔茶、運送硫磺、迎娶的要道,以擎天崗為界,一南一北分為兩個區段。往南至士林菁山小鎮,稱為「魚路古道南段」,由於通過絹絲瀑布,又稱為「絹絲步道」;往北至上磺溪、八煙一帶,稱為「魚路古道北段」,此路段,沿線景物變化較為豐富。

(本文部分資料節錄自陽明山國家公園官網)
魚路古道北段又可分為兩條支線,一條是清朝駐軍為巡守硫磺所開發的「河南勇路」,這條步道利用火山地質石頭安山岩石階鋪成,路不寬,僅可容納兩人並行。另一條是日治時期日本人修築的「之」字形山路,稱為「日人路」,供日本人拖行軍砲、運送補給,所以這條路段寬約6 尺,迂迴蜿蜒 2、3 公里,地形平緩,沒有階梯。

所謂大路,只是沿線舖列石塊而己,其實路面狹隘,車馬難以通行,惟在當時,此等大路即相當現代公路,負有交通運輸等重要功能。河南勇路一詞的由來是在大嶺(擎天崗)附近有個「河南營」,乃是清領時期由中國各省抽調至台灣防務之用兵,之後台語統稱這些兵員為「河南勇」。當時因需在台北府及及金包里兩地移防,所經路線以大嶺、山豬湖的路線最近,而沿途路況定期維修,是以當地才有「河南勇路」之稱。另一說法,河南勇路是清朝的湖南軍開發的,但人們發音不清楚,把湖南叫成河南,將錯就錯,一直沿用下去。加上當時軍人身上穿著繡有「勇」字樣的軍服,所以被誤稱為河南勇軍。

北部最近受到滯留鋒面與東北季風交互夾擊,已經連下好幾天雨了,這兩天平地的雨勢稍歇,但山區依舊陰雨綿綿。一早伙伴們在士林集合完畢後,約9:10到達冷冷清清的上磺溪停車場整裝出發,一旁的"上磺溪"因連日豪雨,水勢非常湍急:

"老芋頭"先帶大家去看百年水圳,有山友稱為"八煙水圳",其實正確名稱是頂中股圳,而且不是百年前的那座水圳,而是在2011重新整修、5月底完工的全新水圳。資料顯示老水圳經過百年使用後已有漏水的情形,雖經無數維護,但還是無法有效改善結構物的漏水的現象,北基農田水利會發包把整個水圳打除重新施作新的水圳,它主要的功能是解決金山地區枯水期農業灌溉用水及民生用水短缺問題。看來,雖經過時空變遷,仍不得不佩服百年前先人的智慧,這座新的水圳也還是沿用原來的機制重整後繼續發揮效用:

一開始的步道由安山岩組成並穿插著數條細小的排水溝,如此路基才不易因雨沖刷而流失。(自然生態工法?)接下來陸續行經「礦工煮飯的灶」、「番坑瀑布」、「姑婆芋解說牌」:

半路發現警告標誌擋道,路面坍塌且新的階梯還未完工,山坡的臨時路徑高繞沒問題。雨中走在古色古香的魚路古道,易使人引發思古之情。一過「許顏橋」不久,"日人路"、"河南勇路"分道揚鑣,兩者皆可通達"擎天崗";許顏橋,這座帶給當地人許多方便的小拱橋,據說是一位熱心的商人為了商旅方便而出錢出力建蓋的,在當時更廣為流傳成義舉與佳話。另一說法,據石門茂林社區的許永祿老先生(許顏的孫子)說,許顏橋是在西元一八九六年修築的,搭建在魚路所經三條溪溝中最寬的一條:上磺溪的河面,許顏原名"許清顏",由於許清顏修築了這座橋,再經大家口耳相傳,就演變成橋的名稱:

取"日人路"而行,又遇岔路進入先民鑿石的場景。此打石場距許顏橋約190公尺,為當年建橋時取用石材的地方。打石師傅先將石板打鑿,然後以繩索將石板及木板綁在一起,再鋪放圓木於木板下,隨著前進交互抽移圓木,再鋪放於木板前方,由人力或拉扯、或推滾,逐次搬運至許顏橋址,再由築橋師傅搭設。現將此區規劃展示,呈現先民打鑿石塊的真實場景:

山豬豐厝地可見兩棟建築,其名源自於這戶人家主人的小名叫"豐",又善獵山豬,而有山豬豐的外號。原先的頂厝與子女後來蓋的下厝形成直角相交,目前一棟損壞、一棟外門僅閉:

各地古道上常常都可見土地公廟,今天去程的"日人路"與回程的"河南勇路"各見到一座:

後續古道"日人路"與"河南勇路"數度交會,毫無樹木遮蔽處讓東北季風不客氣地吹襲我們,風雨中於金包里大路城門留下大合照。日治初期,台灣北部之抗日義軍首腦簡大獅,曾率徒眾與日軍周旋於陽明山,並曾一度於嶺頭(擎天崗地區)為抗日根據地,號召臨近的金包里(金山)、坪頂(平等里)、山仔后等地區民眾,加入抗日行列,曾紮營於此,宛如山寨城圍,並於此處金包里大路入口以石塊,木頭構築城門:

網路上查到許多教科書上沒教的台灣抗日史,當時清廷因中日戰爭落敗後割讓台灣給日本,台灣島內不斷的有抗日活動發生,北部的"簡大獅",中部的"柯鐵虎",南部的"林少貓"規模較大,被稱為抗日「三猛」。而"簡大獅",最後似乎是被清廷奉送給日本人,遭槍斃身亡的,有時候歷史還真是諷刺呀。 

順著擎天崗大草原到達遊客中心。擎天崗草原居大屯山群彙的中央,及竹子山、七股山與頂山,磺嘴山之中間鞍部,地勢平坦,源於竹篙山熔岩所形成的階地;自古即為平埔族金包里社(金山)與毛少翁社(士林)聚落往來、狩獵採硫的最短捷徑,故也是魚路古道必經之地;歷經平埔族、荷蘭、明鄭、清領,日治,台灣光復後等至今,先民們於此處留下豐富的足跡、遺址,並造就了擎天崗草原及其附近珍貴、薈萃的人文景觀:

一旁的嶺頭喦福德宮(喦的發音同"巖")有新舊兩廟,因此地有一突出巨岩,故稱做嶺頭喦,而土地公則是在清乾隆年間,由竹子山的福德同土地公廟所遷來的,兩側對聯寫著「嶺高真福地、頭舉有神灵」

時間尚早,大伙決定小憩一下後馬上啟程下山到「憨炳厝地」再午休,回程走的則是"河南勇路"。河南勇路有段石階俗稱百二崁,日治大正年間此地是一管轄分界點,金山至百二崁稱「金山士林道」屬臺北州七星郡管轄,百二崁至士林稱「士林金山道」屬臺北州七星郡管轄,為金包里大大最陡峭路段,過了陡下石階則進入另一段有流水相伴的美麗林蔭步道,最後到達憨炳厝地。憨炳厝地是清朝早期的"店仔",也就是金包里大路旁的雜貨店,當時販賣草鞋、飯粥、糕餅、簡易器具等以服務過往旅客。現在則由管理處在原有的地基上做了兩個休憩亭和一個解說亭:

大家在此各自用餐,也分享水果與泡茶聊天,結束後走沒多久就回到停車場,結束了今天雨中的魚路古道之旅。

更完整的遊記連結在此

(完~)

ps:本部落格文章圖片為作者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引用!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南澳古道

南澳古道

莎韻之鐘
(西条八十,作詩/古賀政男,作曲)
嵐吹きまく 峰麓ふもと(暴風雨吹襲著高峰山谷)
流れ危ふき 丸木橋(洪流沖擊著獨木橋)
渡るは誰ぞ 麗うるわし乙女(青春美麗的誰家姑娘)
紅き唇 ああ サヨン(紅紅的雙唇~啊~莎韻)
散るや嵐 に花一と枝(可憐一枝春花落失激流中)
消えて悲しき水煙り(滾滾洪水一去不復返)
蕃社の森に小鳥は啼けど(部落的山谷中小鳥為你哭泣)
何故に帰へらぬ ああ サヨン(為什麼不回來~啊~莎韻)
南の島のたそがれ深く(南島的姑娘呀雖然天色近黃昏)
鐘は鳴る鳴る ああ サヨン(鐘聲永為你敲響~啊~莎韻)


這次的活動,6小時花在開車,古道行走只用了3小時,但這3小時卻讓我在數天後依然感到時空錯亂,無心上班,因為紊亂的思緒蜂擁而來:
(1) 大學時跟著攝影社的學長姐環島拍照,搭台鐵柴油普通車慢慢晃、沿路攔便車,愉快地渡過每分每秒。當時南澳武塔的武塔國小操場裡,開心嬉戲的原住民小孩純真無瑕,直到現在仍記憶猶新,彷彿是昨天才遇見他們。
(2) 看過電影"練習曲"的片段,主角騎單車路過武塔,而導演為"莎韻之鐘"特別安排了一個橋段,Youtube仍可看見這段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Af2Odf-ghHE
(3) 最近叫好又叫座的電影"賽德克巴萊",讓大家因此進一步親近原住民文化,看完上下集,我心中充滿著悸動,而"莫那魯道"跟"莎韻"一樣是泰雅族人,男主角"林慶台"先生剛好也是南澳鄉的一名牧師。
(4) 今年不久前因探尋"莎韻"足跡的"林克孝"先生,在比亞毫社的比亞毫古道路段、束穗山附近墬崖,他對於山林與此古道的執著,讓我打從心裡佩服與認同。

以上種種,讓我完全沉浸在南澳古道歷史的氛圍,以及遠離塵囂、樂觀開朗的原住民生活態度中,當天雖只有短短3個小時,在心靈上的感受與造成的震撼,完全不亞於行走於名山百岳上的激動!

我們一行人一早由台北行經蘇花公路到達南澳車站於其他夥伴會合,南澳高中的謝老師先帶大家到武塔村的莎韻之鐘,看看此一頗具意義的景點(就在大型休息站葉家香的旁邊):

莎韻的故事:
西元1938(昭和13)年,日本正值戰爭時期,到處調派年輕人前往中國參戰,當時在流興社的警員兼教育所老師田北正記也在抽調名單中,於是流興社派了泰雅族女子青年莎韻協助田北正記搬運行李。記得那天下著大雨,一行人從流興社往南澳平原的方向走去,十七歲少女莎韻哈勇(Sayun Hayun)在通過南澳南溪的獨木橋時,不幸失足落入洶湧的河水中。莎韻在責任與榮譽感的驅使下冒著危線也要達成任務,彰顯出泰雅Gaga的核心價值,以及共享共榮的族群意念,更表現尊師重道的精神,成為後人尊崇的典範,莎韻之鐘就是為了紀念她而建,後來還被日本人拍成一部電影。現今的莎韻之鐘是後來特別製作的,並不是當年台灣總督所褒揚的那座銅鐘。

而「月光小夜曲」懷舊的優美旋律就是來自莎韻之鐘的電影主題曲!

接下來沿著南澳南溪往金洋村,約11:20到達古道入口並在立牌前拍了合照:

南澳古道又名舊武塔步道,是大南澳古道系統前段,由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重新整修完成,全長3公里的步道不寬,但沒什麼坡度,大部分的路況良好。古道沿南澳南溪而行,當年莎韻就是跌落此溪,古道終點的後續路段可通往舊武塔,翻山越嶺還能一路通達宜蘭縣大同鄉的四季部落,但路況不明,神秘感十足,林克孝先生也是在這神秘的古道中罹難的:

抵達3公里南澳古道的終點後,我們繼續深入原始的古道約半公里,古道與南澳南溪相接的地方,則是我們此行的折返點,溪流水勢湍急,無法直接過溪,枯水期前來則可越溪探尋舊武塔遺址

休息完畢原路回,一樣的景致,卻多了一分離情依依,完全不像平常爬山回程時是趕著下山的。回到南澳鄉時已經將近下午四點,我們找到了原先計劃來此吃午餐的鄉味珍大快朵頤,之後再去朝陽漁港逛逛,順便見識一下搶魚貨的盛況:

隨後趁天黑前開車到南澳鄉海岸路盡頭的美麗沙灘看看,聽說往前可以一路步行於蘇花公路的下方,算是個私房景點:

老實說,我並不排除深深吸引著我的莎韻故事只是當時日本人為了宣揚在台理蕃成效,所誇大出來的事蹟,但若能因此在每個人心中都建構起一篇篇感性的故事,又何嘗不是美事一樁呢?再者,最近出現的一部部以原住民為題材的電影,除了深深感動了觀眾的心,以及不錯的票房收入以外,若能因此讓大家在有能力時,多主動關懷較弱勢的原住民社會,這才是更有意義的部分。

其實,若有心的話,走古道的收獲絕對不亞於百岳名山!

後記:
◎"林克孝"追思影片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SekOjEeTYY&feature=related

◎讓"林克孝"著迷的「莎韻之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Uo9Br1HJZs&feature=related

◎跑去買了"林克孝"的書:找路_月光.莎韻.Kalesan
http://www.ylib.com/hotsale/road/index.asp#d

◎《莎韻之鐘》主題曲 - 渡邊濱子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O7kpuQYXfE&feature=related

◎這條古道可一路從地圖左上的南澳鄉通達右下的宜蘭線大同鄉,我們今天只走了標註為黃色的那一小段 :

更完整的遊記連結在此

(完~)

ps:本部落格文章圖片為作者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引用!

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灣潭古道 & 張家莊露營

灣潭古道 & 張家莊露營

張家莊位於雙溪鄉境,灣潭溪畔,是大台北區緊鄰宜蘭的地方,露營區內的灣潭溪為北勢溪源頭,山明水秀、水質清澈沒有汙染,可以戲水遊泳,再加上雙溪鄉境護魚有成,不時可見大尾苦花魚成群悠遊寬闊的河床,是全家旅遊避暑勝地。灣潭古道是早期坪林宜蘭的通道,循灣潭溪畔而築,是一條林蔭清爽,健行優美路線。

我之前露營的經驗並不多,認真的算,應該五5手指頭數得出來吧去年開始加入"週週來爬山"後,除了原來就喜歡的爬山運動更加豐富之外,也參加了幾次的露營,讓平時都待在冷氣房的我與很少住帳篷的兒子“堯堯”能有不一樣的體驗。這次7/30~31的露營活動是安排在台北雙溪鄉與坪林相鄰的張家莊,每人收費 100、搭一頂帳篷也100,此露營區地處偏僻且大部分區域無遮蔭、地上只鋪了碎石子,老實說心中感覺不是很優,不過想想這裡所特有的好山好水,也就釋懷了:


參加的伙伴第一天下午在不同時間到達張家莊,搭好帳篷後馬上下水去!小朋友們更是迫不及待的尋找小魚小蝦,只是張家莊屬於雙溪鄉,目前是禁止垂釣,若有抓到小魚小蝦,也還是得放掉:


不下水的大人則是泡茶聊天、要不然在樹下打個盹也是很棒的:

天黑前共十多位伙伴路續到齊,有李大哥、阿驄、小芸母女、邱小姐、Jackie一 家、霓霓一家、娃娃魚、浪子、陳師母、許小姐、久仰大名的寶爸、寶媽等等,大家有時三三兩兩各自享受優閒的渡假時光、有時圍在一起聊天打屁,這裡連中華電信.都收不到訊號,可以真正完完全放鬆喔(回去才知道公司出狀況卻找不到我,哈哈,我不是故意的,不過我不想把我的人生也賣給公司啦):
 
在戶外,天黑不好料理食物,下午4點過後大伙就開始準備晚餐,小朋友們也一起幫忙生火烤肉,今天一共準備了三組烤肉架,以免出菜不夠快;食材有肉也有菜,非常豐富,我們以大地為廚房、石頭為爐灶、用柴火烹煮著豐盛的晚餐:

大家享用著烤好的美味、配上啤酒飲料,邊吃邊聊非常開心,寶爸則是發揮一手好功夫,烤了一條美麗又美味的魚:


天色漸暗,我突然想到後車廂還擺著幾支過年沒放完的煙火,趕緊拿出來給小朋友們玩:

吃飽喝足後,大人們領著迫不及待的小朋友們到溪裡打燈抓蝦,幾個小朋友因為白天都有經驗了,馬上就有所收穫,可愛的綠色樹蛙也跑出來打招呼:

今天快樂不中斷,時間過的比想像中快,不久後大家陸續就寢;大人們也遵照之前的約定:不兇酒,開心的進入夢鄉,結束了露營的第一天!
 
第二天一早大伙一一從睡夢中甦醒,大人們打理早點,小孩子一溜煙的又跑到溪裡玩耍:

桃園幫、成龍、小魚兒一早過來會合,大家也享用了老顧大哥帶來的美味早餐;超過30人在8:40拍了張大合照後要開始今天的重頭戲:灣潭古道,來回約8公里: 

一出張家莊馬上就接上灣潭古道;灣潭古道隸 屬於基隆-東北角海岸區域步道範圍,為鶯子山群子區域步道系統之古道,它連接了新北市坪林的漁光村和雙溪的泰平村,為兩地往來的重要通道,自張家莊起算長 度將近4公里,因沿著北勢溪支流灣潭溪而行,故稱為灣潭古道。即使是交通路線四通八達的現在,兩村仍頻繁使用此古道作為往來聯繫的要道,民國98年度的在地就業方案,聘僱當地人將古道維修整理,如今這條步道路況良好,行走其間不但能感受古道的歷史風情,沿途景致優美、林蔭遮天,加上潺潺溪水及魚兒悠遊,使旅途顯得樂趣無窮:

古道途中會經過夢潭,此地標高354公尺,有顆鑛673基點。我實在Google不到夢潭之名從何而來,但此處與灣潭溪距離很近,眼前是美麗的溪流與青綠色的深潭,一旁是開闊的綠地,搭配在一起,確實美不勝收: 

10:15出灣潭古道到達灣潭福德廟,我們在一棟外觀很有味道的石砌屋民宅前休息,大家或坐或站,分享水果與飲料:

休息差不多後循原路返回張家莊,中午吃大鍋麵,不想先離開的人就留下來繼續玩水,我則是下午兩點回家,結束了這兩天愉快的露營!今日灣潭古道的GPS軌跡顯示如圖: 

更完整的遊記連結在此

(完~)

ps:本部落格文章圖片為作者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引用!

CUBAN RUM 1955 67Y(67年的古巴蘭姆酒)

CUBAN RUM 1955 67Y(67年的古巴蘭姆酒) 1955年出生的人應該是已經屆齡退休開始享受人生,介於花甲到古稀之間的67年,比起干邑來說,蘭姆酒更為稀有! 在 威夢旅人 x WhiSky PicNic 的FB網站上發現這款年份驚人的老酒,但過沒幾天就售罄,還好有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