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臺中市風景區管理所官網的介紹,大坑風景區為臺中市民心靈沉澱的重要休閒場所,也是登山客踏青健身之地,更是中部地區熱門的觀光景點;在平常或例假日處處可見同好攜伴、闔家同遊景象,成為臺中市民共同擁有的後花園。其最具特色的景點即為12條登山步道,第1~8號步道自民國70年初開闢,依大坑山與溪流交錯的天然地形闢建而成,海拔最高為859公尺,即台中市最高點:頭嵙山。9號步道於94年12月開拓,10號步道則於97年3月竣工,9-1號步道於102年11月建造完成。
一般而言,大坑6、7、8、9、9-1號步道較適合男女老少攀登,每條都不長,而1~5及5-1號步道對登山客較有挑戰性,其中大坑4號步道由於落差極大,有一段300公尺的垂直陡坡,相當有挑戰性。根據簡圖所示,難度較高的1~5及5-1號步道位於東山路右側,其餘的位於左側,剛好這陣子在台中后里出差,便決定安排時間就近前往,分兩天完成難度較高的這部分(第二天的行程在此)。
一陣子沒爬山了,第一天先試試水溫,規劃了1加2號步道O形走的路線:
1號步道
大坑1號步道為頭嵙山最北面的登山步道,步道前半段多為石版及水泥步道交錯,蜿蜒小徑裡林木茂盛,可免受日曬之苦。海拔高度介於395至700公尺之間,結合原野風味和地形特色的體能訓練場適合親子同遊、團體競賽及個人體能訓練活動,更可在春夏交季之時,欣賞油桐花盛開,遍地落英紛飛的美景。
長 度:約1,566公尺,登山木棧道部分較屬高強度登山步道,請自行評估體能狀況後再行上山。
登山口:由東山路右轉濁水巷約6公里即可到達。
特 色:此步道位於森林區,途中繞過果園、竹林及跨越兩處溪谷、背山溫濕氣候條件,可發現多種蕨類植物、原始自然生態資源豐富,樣貌多元。
2號步道
大坑2號步道海拔介於445至745公尺之間,步道中有兩段60度的好漢坡,需拉著繩索小心踩著木梯上山,考驗登山客的腳力與體力,因此老年或有高血壓者,盡量不攀登本步道為宜。在步道後段為平緩的路段,曲折小徑,約1.5小時即可到達5號步道銜接處。
長 度:約1,200公尺,適合有登山經驗、愛挑戰者。
登山口:2號停車場,由東山路右轉清水巷約5公里即可到達。
特 色:此步道有兩處枕木步道,難度較高,皆為近八十度的好漢坡,不易攀爬,深具挑戰性。
這次我的路線是從2號步道接到1號步道,2號步道登山口位於連坑巷與清水巷交會處,一般汽車導航應該都搜尋的到,那裏除了有停車場、廁所之外,還有一間賣簡單台式小吃的店面,非常方便,當天因為快中午才到,就進去點了炒米粉、芋頭糕、貢丸湯,口感還不錯,但因為是半開放式的店面,不知不覺就被小黑蚊叮了好幾包,當下立馬後悔沒穿長褲…
填飽肚子(蚊子也吃飽了)之後進入2號步道,先是ㄧ小段上坡柏油路,再接上坡階梯,沒多久就遇到大坑步道最有名的木梯步道,而且一開始就來個陡上。
走在這種木梯步道的經驗非常奇特,除了要注意木梯之間的空隙之外,因為木頭是不規則形的,所以還要感覺踏下去的每一步,即時做下半身姿式的微調,比一般的步道吃力許多,也走不快,短短1km的路程可能要將近一小時才能完成。
一路上幾乎都是低頭在看每一格木梯的位置,再加上偶爾要會車,速度很難提升。途中會遇到沒架設木梯的路段,當下真的頓時讓我領悟到腳踏實地的美好!
隨著海拔高度越來越高,視野也越來越好,不過掏相機拍照時要格外小心,若有東西從木梯間隔中掉下去,要再撿回來的可能性真的不太高。
長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再好的木頭還是會腐朽,我不知道這裡的步道整修的頻率如何,但一路上不少地方已經有點危險,以第一天的行程而言,2號步道大部分修築在開闊的稜線,狀況還算不錯,但全線位於山谷中的1號步道就相對殘破不堪,多處已經出現危險路段了。
在2號步道上行約走了1.4km、爬升250m,在海拔710m左右的地方結束並與5號步道相接,一出2號步道就能看到空地上的小販,有賣涼水、茶葉蛋,也有椅子可以坐,算是山友的迷你補給站。時間還很早確天色漸暗,因為怕下起午後雷雨,故沒多做休息就續行。沿著5號步道走一小段即可抵達1號步道岔路,才剛熟悉5號步道的一般山徑,一股腦地又踏上1號步道的木梯,雙腳又要繼續來做腳底按摩。
1號步道從最高點到登山口的體能訓練場約1.2km,下降230m,不知道是不是因為1號步道都位在山谷中,潮濕的環境造成木梯腐朽的程度比其他步道還快,又或者規劃中的修繕還沒輪到它,走在這條路線不但沒有視野,也必須小心自己的腳步與行走的路線,老實說比較難有身心舒暢的感覺,唯一的好處是曬不到太陽。
1號步道是這一區唯一有橫越溪谷的路線:
運氣不錯,下行抵達登山口之前都沒下雨,1號步道登山口有個佔地頗大的體能訓練場,當然也有廁所,若由此下山,可稍做休息並放鬆一下疲倦的雙腿,因為這種木梯步道會用到很多小腿肌群,走太多是會肌肉酸痛的。
從1號步道登山口到1號步道停車場還有一小段路要走,路上看到可愛的警示牌:
因為車放在2號步道停車場,必須從這裡再沿著連坑巷梯馬路回去,緩上柏油路約1km,路幅不大,除了要小心來往車輛,有時還會有下坡煞不住的單車迎面而來,盡量靠邊走比較安全。再度回到連坑巷與清水巷交會處,整理一下便開車離開。今日2號去1號回的O形走共計4Km,高度落差280m,軌跡圖在Google Earth上顯示如下:
(續集在此)
(完~)
ps:本部落格文章圖片為作者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引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